村网通总站 丹江里社区 107559.nync.com 欢迎您!
“双十一”临近,“中国网店第一村”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,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。在这里,平均每秒钟就能成交33单网购交易,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村里发往全球各地。
青岩刘,户籍人口1700余人,却有着4000多家电商。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马樟良,是村里3万多名电商从业人员之一。在这里,人们可能不知道马樟良,但一定听说过他创立的电商品牌——陶煲王。一台电脑一根网线,不仅改变了农民马樟良的命运,更为乡村创业创新注入活力。
青岩街58号,是马樟良自建的农居房,也是陶煲王的展示店。走进1楼展厅,700余种陶瓷煲、茶餐具琳琅满目。在展厅一角,马樟良一手刷着手机直播软件,一手握着鼠标。
“我快50岁了,但在青岩刘做电商,不得不紧跟年轻人的思路。一天不改变,就有可能落后。”马樟良说,最近公司正致力于内容营销,通过邀请“网红”来直播美食制作,推介餐具新品。谈起这几年在青岩刘做电商的经历,“变”是马樟良提及频率最多的词。
最近,陶煲王把营销阵地从电商平台向社交网络平台转变,不仅建立起自己的社群,有了一批固定“粉丝”,其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,平均每篇阅读量破万,“抖音”短视频的“粉丝”数量也已达到4万。目前,陶煲王的日均成交订单有2000多个,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。
而在“触网”之前,马樟良和许多义乌农民一样种过田、摆过摊、全国各地跑过市场,直到1997年才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买下摊位,做起陶瓷玻璃餐具生意。
真正的改变在2010年。那时青岩刘电商发展一片火热,两名来自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租下马樟良家一层楼房,带来两台电脑就做起了生意。“每天订单不断,物流车辆进进出出。”这让他看到了电商的广阔前景。
青岩刘村还专门为从实体转向线上的村民、商户,开设免费课程,组织电商沙龙,从基本的电商知识到拍照、运营、包装等都有专人教学。马樟良从键盘打字开始学习,积累了信心和经验,下定决心从线下向网上转型,成立公司,组建起一支40人的电商运营团队。凭借多年线下经营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的网络营销和推广,他的网店迅速积累了人气。眼下,马樟良正着力打造以消费体验为主的线下实体展示平台,通过网上线下联动的方式,提高品牌竞争力。
夜晚,马樟良还会到青岩刘党群服务中心坐坐,继续参加村里的电商沙龙,和年轻人互加微信,深入交流。“这两年,电商的竞争更激烈,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,或许可以少走些弯路。”他说,政策好、服务好、抱团发展的传统,一直是青岩刘电商发展的优势。
“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各地电商人才,期待孵化出更多像陶煲王这样的成熟电商企业。”青岩刘村党支部书记毛胜平说,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基础。去年,青岩刘电商销售额已经突破60亿元,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余元。今年,村里新建了电商双创孵化中心,并谋划建造学生公寓、扩大仓储用地,为入驻电商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。